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界面新闻)
11月10日晚间,抖音电商相关负责人针对近日“抖音平台将处罚销售茅台低于市场价行为,即使达人自行补贴也不允许”的传言公开回应,指出该传闻属于误读。该负责人解释,平台实际启动的是针对酒水品类,特别是茅台酒的虚假宣传治理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两类行为:一是以“虚假低价”为噱头的违规引流;二是存在假货嫌疑的异常低价销售。目前,平台已封禁异常低价商品 100 余个,限制经营商家 52 个。
在平台出手整顿的同时,一场来自酒企自身的渠道净化风暴也同步上演。近一个月来,中国白酒行业掀起了一场针对电商渠道的集中整顿。从十月中旬至十一月初,多家知名酒企相继发布公告,公布官方授权销售渠道,并对非授权店铺进行点名。
10月14日,率先公布了其线上线下正规销售渠道;同日,小糊涂仙酒业发布告知书,提醒消费者规避非授权销售及假冒风险;三天后,贵州习酒公示了超过200家电商官方及授权店铺,并特别声明将拒绝对开瓶酒、开盖酒、光瓶酒提供检验与售后服务;在10月19日发布了第四封致消费者告知书,同时首次公开点名46家非授权店铺;10月20日,国台酒业公布了全渠道授权名单;11月2日,沱牌也加入这场整顿行动,集中公示了线上官方授权店铺信息。
今年酒企们选择了在双十一大促前,提前密集发声布防,并将关注重点从打假防伪扩展到了规范渠道和管理价格体系。
界面新闻注意到,在所披露的非授权店铺名单中,不乏有许多知名平台。如五粮液公布的非授权店铺名单里,美团名酒行、歪马送酒、1919酒类直供等即时零售平台上的知名店铺均在列。
五粮液披露了部分非授权店铺名单
酒企与平台齐下场的治理行动,恰逢白酒行业面临特殊的市场环境。一方面线下动销持续承压,另一方面线上渠道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这种反差使得渠道治理显得尤为紧迫。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部分名酒如飞天茅台、五粮液等在双节前夕虽价格有所回升,但整体仍处于历史低位,甚至远低于往年同期。即便如此,动销数据依然不容乐观,中金证券、、华创证券等多家券商的调研数据显示,今年中秋、国庆期间,白酒动销同比普遍下滑约20%。
然而,线上平台却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火热景象。美团闪购10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8日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茅台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0倍,五粮液销售额同比增长近3倍,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1倍;京东七鲜同期白酒成交额增长109%;抖音酒水品类9月热度同比增长41%。
酒水电商销售快速增长的当下,双十一期间电商平台补贴力度进一步加码,“百亿补贴”屡次将电商白酒价格底线拉至新低。飞天茅台的补贴价格一度来到1499元/瓶,而据“今日酒价”披露的数据,同日同酒款整箱出货参考价为1670元/瓶,散装参考价为1640元/瓶;规格为52度/500ml的五粮液第八代普五补贴价下探至759元,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在此背景下,线上渠道成为逐渐成为白酒经销商清理库存的重要出口。界面新闻从三家不同平台的白酒电商处了解到,面对"双十一"这类重要促销节点,他们的主要货源已逐渐从厂家直接供应转向经销商。这种供应链结构的变化,不仅直接导致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平台出现显著价差,更引出酒企在电商渠道管理上的深层困境:既要应对失控的价格体系,也需防范难以监管的假货风险。
五粮液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公司对从电商平台购买的1610瓶产品进行了鉴定,其中268瓶为假冒产品,占比达16.65%。这意味着,在电商平台每购买约6瓶五粮液,就有1瓶可能是假酒。
面对线上线下渠道失衡、价格混乱与假货风险等多重挑战,酒企并未止步于简单的渠道整顿,而是转向更为深度的渠道模式重构。从更早之前,许多酒企已经开始探索与电商平台建立新型合作关系,试图夺回品牌在电商渠道布局的主动权。
今年8月,茅台酱香酒入驻淘宝闪购,推出“30分钟送达”服务;9月下旬,茅台酱香酒、汾酒、洋河、、郎酒、西凤、、剑南春、等十多家酒企与美团闪购合作,共建白酒全链路保真体系;沱牌在9月与美团闪购合作推出战略级大单品特级T68,合作期间同步开启系列权益活动,通过实际激励推动产品开瓶与动销。
电商渠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酒业带来了新的课题。一方面,酒企需要借助电商平台获取流量和销售增长;另一方面,又必须应对未授权销售、价格混乱和假货问题对品牌形象和价格体系的冲击。在一次次的购物节大促中,如何平衡流量扩张与渠道管控的关系,成为白酒品牌面临的实际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