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披露控股股东减持计划,称控股股东好当家集团拟减持不超过2.7%的股份,上次减持在2023年初。
从好当家自身来看,公司已经面临严重的债务压力。截至今年三季度,好当家的账面现金减少至3.39亿元,但是短期有息负债达到19.78亿元,现金远不足以覆盖短债。
近几年随着海参价格下行,好当家毛利率也在持续下行,同时由于费用支出刚性,导致费用率飙升,极大蚕食了利润,今年三季度已经开始扣非亏损,
在巨量债务和孱弱的盈利能力之下,好当家如何走出困境。
好当家控股股东拟最高减持2.7%的股份
11月12日,好当家披露了控股股东减持计划,称公司控股股东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当家集团”)持有573,470,990 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9.25%,拟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7%的股份。
事实上,好当家集团持股的60.29%已经处在质押状态。根据Wind数据,从2017年起好当家集团就开始频繁质押公司股权。从2017年至今,好当家股价跌去近40%,股价下跌给质押带来了很大压力,今年3月21日好当家集团质押的2500万股,预警线为2.6元,平仓线为2.27元,而目前公司股价为2.63元。
好当家集团成立于1978年,以海参为主营业务,拥有直属企业50多家,业务涵盖水产养殖、食品加工、医药保健、远洋捕捞、热电造纸、滨海旅游等产业。根据公开信息,好当家集团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大量担保。控股股东的财务压力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好当家面临的财务压力。
今年三季度,好当家的账面现金减少至3.39亿元,但是短期有息负债达到19.78亿元,现金远不足以覆盖短债。值得一提的是,好当家有息负债基本以短期借款为主,占比达到84%。
今年前三季,随着营收下滑,好当家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也急速减少至9469.54万元,同比减少62%,账面货币资金也在减少,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偿债压力。
近三年,好当家财务费用分别为1.02亿元、1.27亿元、1.18亿元,分别是当年归母净利润的1.7倍、2.59倍、2.74倍,财务费用严重蚕食了利润。
好当家主营业务之一为海参养殖,海参养殖周期长的特性决定了公司资金周转率较低,从种苗、饵料、人工到设施维护等阶段,均需要持续投入。另一方面好当家固定资产一直维持高位,截至今年三季末,固定资产金额达到33.19亿元,占到总资产的51%。而公司仍未停止扩张,截至今年上半年,账面仍存在一项在建工程——参源育苗厂房,总预算为4亿元。
从2020年到今年三季末,好当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25.3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22.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持平,投资强度较大。而期间融资活动净流出3.79亿元,一直处在借新还旧的状态。
在这样的经营模式下,好当家现金分红微乎其微,2024年分红仅为1303.21万元,股息率仅为0.39%。2004年上市以来,好当家现金分红总额为4.21亿,而股权融资总金额达到15.29亿元,分红金额远低于融资额。
利润主要来自政府补助 好当家如何扭转困局
今年前三季度,好当家实现营业收入9.36亿元,同比下滑3.73%;实现归母净利润2703.19万元,同比下滑8.45%。
好当家以海参为核心,业务布局涵盖 “育苗-养殖-捕捞-加工-销售” 等环节,从收入结构来看,2024年海参相关的鲜海参、海参产品、捕捞产品业务收入占比达到59%,是主要利润来源,冷冻调理食品虽然贡献了接近40%的收入,不过毛利率仅为6%。
近几年,海参行业产量逐年提高导致供大于求,同时消费端疲软,造成价格下行。2024年好当家经历了“量价齐跌“,当年鲜海参年平均对外销售价格125.16 元/公斤,同比降低 4.50%。而海参加工制品和鲜海参销量分别减少5.3%和22.61%。今年半年报披露,鲜海参年平均对外销售价格为93.56 元/公斤,比去年同期降低 21.28%。
值得注意的是,一亩田网站数据显示,9月下旬以来,海参产地货源价格仍在持续走低,这意味着好当家四季度的经营仍可能面临压力。
海参价格持续下行极大拉低了好当家的盈利能力,2024年公司毛利率低至15.57%,相比2022年下降5.85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则从4.88%下降至3.23%,不过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金额较大,2024年达到3053.16万元,主要来源是政府补助,扣非净利润仅1289.6万元,扣非净利率低至0.91%。
今年第三季度,好当家营业收入增长18.81%,不过归母净利润下滑5.33%,扣非后更是亏损428.83万元,已经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从目前来看,由于收入下滑的同时,好当家费用支出保持刚性,这就使得费用率节节攀升。今年前三季度好当家的财务费用率达到了11.34%,管理费用率达到6.84%,销售费用率达到2.96%,合计达到21.14%,已经与毛利率持平。
好当家已经陷入海参价格下滑-费用率攀升-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另一方面,随着账面现金的减少,公司的偿债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控股股东自身大比例质押和减持的大背景下,好当家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