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2日,中国第二批赴阿卜耶伊维和直升机分队组织安全防卫演练。
王云胜摄
2021年11月6日,中国第九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执行联马团加奥超营北门靶场施工任务。
王宏阳摄
2022年5月26日,中国第二十五批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队员为国际SOS儿童村孩子们宣讲七步洗手法。
李晓龙摄
2022年7月21日,中国第八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在联南苏团外围缓冲区组织综合防卫演练。
孙雪松摄
1990年4月,5位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观察员抵达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联合国维和行动简报上登出了照片。这是中国军队开始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历史见证。
32年过去,初心如炬,征途如虹。32年来,火线旁、密林处、废墟中,哪里有任务,哪里就有中国维和军人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身影……中国“蓝盔”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忠诚履行使命,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大国军人的血性与担当,为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坚定的中国力量。
为和平而生,为和平而存
“天下和”“天下为安”“为和平而来”……在刚果(金)布卡武美丽的基伍湖畔,当地人亲切地把中国维和部队驻扎的地方称为“中国半岛”,一块块刻有“和平”字样的石雕矗立在营地道路两侧,承载着一批批中国维和军人的初心与使命。
在地势复杂、雷区密布的黎巴嫩和以色列边境地区,中国第二十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扫雷作业手执行着维和行动中危险等级最高的任务之一。他们中,有11位来自南部战区陆军扫雷排爆大队,他们是“扫雷英雄”杜富国的战友。
“富国,你听到了吗?刚才,我们又销毁了一枚地雷。多扫除一枚地雷,多清排一平方米土地,黎巴嫩人民就可以在我们扫完的雷区上种地、盖房子,这不就是我们扫雷官兵心中最美的风景吗?”这是一次与老战友的通话。
从中国边境到冲突地区,战士们在“死亡地带”穿行,将“让我来”的精神在“蓝线”雷区接续。
和平是人类共同愿望和崇高目标。联合国维和行动为和平而生,为和平而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途径。维和行动给冲突地区带去信心,让当地民众看到希望。
中国维和部队实现出兵规模从小到大、部队类型从单一到多样、任务类型从支援保障向综合多能的跨越发展——
继1990年首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出军事观察员以来,中国军队于1992年向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派出由400名官兵组成的维和工程兵大队,首次成建制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03年,首次向非洲地区派遣成建制维和工兵分队和医疗分队;2013年,首次派出连级规模警卫分队支援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简称联马团);2015年,向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简称联南苏团)派遣维和步兵营,首次派出营规模维和安全部队;2017年,首支维和直升机分队部署至苏丹达尔富尔地区……
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军队先后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近5万人次。中国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出兵国。中国“蓝盔”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16名军人为了人类和平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目前,2200余名中国维和官兵在联合国7个任务区和总部坚守岗位,用汗水和青春浇灌着美丽的和平之花。
中国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庄严承诺,以实际行动彰显大国担当——
中国完成8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在联合国的注册工作,成为联合国维和待命部队数量最多、分队种类最齐全的国家;落实对非盟1亿美元无偿军事援助,支持非洲常备军和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建设;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其中近半数项目涉及联合国维和行动……一个个掷地有声的承诺落地生根,一项项扎实有序的行动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