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凭借强劲的经济活力,吸引了众多高精尖人才汇聚。这些人才对教育多元化有着极为旺盛的需求,加之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对外开放程度的大力支持,使得深圳周边城市的各类国际课程与多元文化学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面对如此丰富多样的选择,家长们时常陷入困惑之中,核心疑问主要聚焦于三点:怎样挑选适宜的国际课程体系?如何选择定位不同的国际化学校?哪些途径和资源能够切实助力孩子冲击世界名校?
为精准回应家长们的教育困惑,10月18日,新浪教育、微博教育、择校行联合举办了2025深圳国际教育秋季择校展。活动吸引了深莞惠等周边地区众多家庭参与,为他们搭建了获取最新升学策略的优质平台。活动现场,多位知名国际化学校的校长及教育专家结合自身办学经验,分享了对国际教育的深刻见解,为家长们的择校规划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方向。

针对家长在教育规划中的迷茫,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执行校长王红军指出,给孩子做教育规划需放长远眼光,既要看清孩子的天赋与优势,更要反复审视对孩子的未来期待是否与孩子自身的期待同频。“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他强调,不必总期待孩子成为 “别人家长的孩子”,关键在于发现并唤醒孩子内在的优势与成长动力。
面对 “如何选择国际学校?” 这一核心问题,深圳富源英美学校教育发展部主任黎弓竹给出建议:家长不应仅聚焦升学成绩,对成熟的国际学校而言,实现 100% 升学率并非难事。真正重要的是观察学生的 “个体进步”—— 对比学生入学时的综合素质与毕业时的学术成长,这才是判断一所国际学校是否契合需求的核心标尺。
在此基础上,多位嘉宾进一步剖析了国际教育应具备的核心特质。深圳市承翰学校教学总监肖娥博士提出,学校教育应成为学生成长的 “助推器”,助力他们发掘更卓越的自我。同时需顺应时代人才需求,着力培育孩子的多语言交流能力、宽广国际视野、卓越适应能力,以及健全的身心素养。
狄邦 KCS 国际高中(中荟校区)创始校长马纪强则认为,国际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的学习不应局限于应试与分数,而应实现身心健康、学术成就与兴趣爱好的均衡发展。要达成这一目标,学校需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滋养学生成长,给予充分关注以发掘每个孩子的独特潜能,并搭建与社会的联结,为学生提供探索人生意义的实践机会。
深圳前海哈罗港人子弟学校招生负责人 Susia Lee 以哈罗学校为例,同样强调现今国际教育致力于通过全面发展培养未来领袖。她介绍,哈罗在全人教育实践中,始终秉承 “勇气、互助、荣誉、谦和” 四大核心价值观,这些理念渗透于校园生活的每一环节,为孩子们成长为未来领袖筑牢根基。
新哲文院暨深圳实验学校国际教育基地副校长、新哲教育集团研创学院校长彭禹则提出,国际学校应当引导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当学生感受到尊重时会收获快乐,当取得成就时也会体验快乐”,而学校正是这样一个场所 —— 既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又为他们提供实现自我成就的广阔舞台 。
至此,2025深圳国际教育秋季择校展活动圆满结束!北京、苏州、天津上海的家庭敬请期待接下来的国际教育择校展分站活动。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