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经之天谋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

新闻 (33) 2022-07-26 20:57:29

 

  数据来源: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 河南省统计局
  底图:郑州市郑东新区。
  霍亚平摄

 

  巍巍大别山,滔滔黄河水。中原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情系中原大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4次赴河南考察调研,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殷殷嘱托,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了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

  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河南牢记嘱托,勇毅前行。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2022年,河南夏粮总产量3813.1万吨,稳居全国第一!

  粮和农,始终是河南人心中最重的字眼。2014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开封市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粮田综合开发示范区考察时指出,河南农业农村人口比重大,“三农”工作任务繁重,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要立足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这一目标和任务,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开辟新途径、挖掘新空间、培育新优势。

  河南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2017年至2021年间,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2021年,河南粮食种植面积达16158.46万亩,粮食作物产量1308.84亿斤,与2012年相比,产量增加129.16亿斤。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周口市商水县的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里,高科技让田间管理更高效。除了常见的成片连方、沟渠相连,这里还配套了统一联网的智能灌溉、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监测等科技设施,在智能中枢的协调指挥下,各设施既能独立高效运作,又能协同配合,为农民提供实时数据。

  “过去都是雇人浇地,一人一天最多浇10亩。现在电脑控制,动动手指设定好程序,一天就能浇完所有地。”商水县枫未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邱守先对自动化灌溉系统很满意。他今年承包了2000亩土地,亩均小麦产量超过1400斤。

  “十二五”以来,河南累计投资1037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约7600万亩。“目前,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逐步从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等基本功能,过渡到加强土壤治理,进一步培肥地力、提升耕地质量上来,建成了一系列更高标准的示范田。”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表示。

  良田也要配良种。近年来,河南省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五年来,国家审定品种中的河南选育单位选育品种共567个,其中小麦品种142个、玉米品种383个。河南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小麦、玉米、花生、芝麻等品种选育水平全国领先。

  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河南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出台,立体推进县乡村规划,9500余个村庄形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初步成果。“十二五”以来,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10.73万公里,农村电网投资累计1397亿元。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越来越高,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2020年,河南53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021年,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14362元,较上年增长10.2%。

  聚焦聚力转型创新发展

  河南智能手机产量占全球1/7,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制造基地;

  盾构机、新能源客车、光通信芯片、超硬材料等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首位;

  郑州下一代信息网络、郑州信息技术服务、许昌节能环保、平顶山新型功能材料4个集群成功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中心任务,坚持做大总量和调优结构并重、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并举,全面打响转型发展攻坚战。

  目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进展,新兴产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初步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格局。2012年至2021年间,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3.3%,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1.1个百分点。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如今,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凸显,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挂牌运行,一批产业研究院和中试基地启动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字号”创新平台获批建设。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