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新闻 (145) 2022-11-30 21:51: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并不断丰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长治久安、持续繁荣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将始终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引领世界大变局发展方向的人间正道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命题。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各国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倡导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深刻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人类应怎么办的重大命题,在历史转折关头彰显出璀璨的真理光芒,指引着中国和世界前进的正确方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写入党章和宪法,而且多次写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文件,反映了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凝聚着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其深远影响随着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一步彰显。

  近年来,世界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人民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待更加强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远见和时代意义更加凸显。

  面对国际形势新动向新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重要新理念新倡议,深刻阐述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中国主张和中国方案,不断丰富完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体系,深刻体现了中国同各国一道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坚定决心和使命担当。

  ——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强调文明多样性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倡导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权利,摒弃傲慢和偏见,反对冷战思维、以意识形态划线、搞零和博弈,促进不同文明和社会制度相互包容、交流对话、和谐共生。我们倡议并推动同多个国家和地区构建双边及区域性命运共同体,倡议构建一系列领域性命运共同体,积极搭建文明对话、政党交流、民间外交等互学互鉴平台,以实际行动打造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样板。

  ——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倡导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分歧和争端,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我们在乌克兰危机以及一系列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独立自主地发挥建设性作用,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致力于同直接当事国通过协商谈判解决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议,共同营造和维护安全的发展环境。

  ——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置于全球宏观政策的突出位置,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全球平衡、协调、包容发展,共同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我们秉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开展减贫、缓债、防灾减灾等国际发展合作,为各国分享中国机遇创造有利条件,为促进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和实现共同发展注入中国力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