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平安前三季度归母营运利润稳健增长3.8%
10月26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平安”或“集团”)公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业绩。
面对诸多挑战,中国平安坚定不移地推动寿险业务高质量改革转型,持续巩固综合金融优势,构建“管理式医疗模式”,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消费体验。2022年前三季度,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232.88亿元,同比增长3.8%;年化营运ROE为19.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4.63亿元,同比下降6.3%。
2022年前三季度集团经营业绩亮点
营运利润保持稳健增长。得益于“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战略布局,公司整体经营业绩表现稳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232.88亿元,同比增长3.8%,年化营运ROE达19.9%。
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持续稳健发展。截至9月末,公司个人客户数近2.28亿,较年初增长2.6%,客均合同数较年初增长1.7%至2.96个。个人客户交叉渗透程度不断提升,有近40%的个人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2022年前三季度,平安寿险持续推进“渠道+产品”改革,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提升超22%,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864.86亿元,同比增长17.4%;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2220.24亿元,同比增长11.4%,综合成本率保持在97.9%的良好水平;平安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7%至1382.6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5.8%至366.59亿元,截至2022年9月末,不良贷款率为1.03%,拨备覆盖率290.27%,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较好水平。
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持续推进。公司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通过打造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服务生态,将差异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与作为支付方的金融业务无缝结合,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赋能金融主业。截至2022年9月末,集团有超1.46亿个人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约1,644万寿险客户体验过“保险+健康管理”服务,整体满意度达99%。
科技创新持续赋能金融主业。2022年前三季度,平安AI坐席服务量超19.6亿次,在客服总量中占比达82%;AI坐席驱动产品销售规模约2747亿元,同比增长46%。截至2022年9月末,公司科技专利申请数较年初增加6544项,累计达44964项,位居国际金融机构前列。
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截至2022年9月末,公司综合运用保险资金、银行信贷及资产管理等金融资源,累计投入逾5.9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绿色投融资规模约3198亿元,绿色银行类业务规模约1842亿元。
同日,平安集团董事会决议聘任张智淳出任公司首席财务官(财务负责人),相关任职资格待监管核准。姚波不再兼任该职务,继续担任中国平安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及常务副总经理。公告显示,张智淳于1998年加入平安,曾在平安集团、产险历任财务、企划及投资等相关业务负责人,具备优秀的财务、企划和精算专业能力,丰富的从业履历及经营管理经验。
寿险改革持续深化 产险、银行等业务稳健发展
寿险改革稳步推进,效果逐步显现。2022年前三季度,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寿险行业仍面临诸多内外部发展考验。面对重重挑战,平安寿险坚守价值导向,稳步推进“渠道+产品”的改革,推动多渠道并行发展,持续迭代升级专业化产品及服务。2022年前三季度,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864.86亿元,同比增长17.4%;新业务价值258.48亿元,同比下降26.6%。若去年前三季度新业务价值采用去年年底假设及方法重述,2022年前三季度新业务价值同比下降18.9%。业务品质持续改善,13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提升。
渠道方面,平安寿险实施代理人队伍分层精细化经营,推动高质量转型,截至2022年9月末,大专及以上学历代理人占比同比上升4.0个百分点,队伍产能持续提升,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提升超22%。2022年前三季度,新增人力中“优+”占比同比提升10.3个百分点,钻石队伍人均首年保费是整体队伍的4.8倍。数字营业部改革稳步推进,年底面向全国营业部改革推广。平安寿险与平安银行深化融合,银保新优才队伍坚持严选增优,引入高学历精英队伍,目前已招募超1000人,超9成拥有本科学历;银保化产品体系持续完善。平安寿险社区网格化模式已在25个城市进行网格试点,已组建超4000人的高素质精英队伍,试点“孤儿单”13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提升超17个百分点。结合下沉市场的保险消费场景,平安寿险持续探索下沉渠道创新发展模式。